如今,人们对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现象越来越关注,加入理财大军的投资人士关注CPI的热情更是明显升温。但如果不了解CPI数据的内容和性质,很容易造成误解和误用。
(1)CPl不包含投资品和隐性收费
CPI反映的是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反映的是消费品而不是投资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不包括房价和农业生产资料。另外,CPI中也不包括乱收费和一些没有明码标价的隐性收费项目。

(2) CPI不是绝对价格
CPI反映的是当前的物价水平相对于过去某个时期上涨(或下降)的幅度,而不是绝对价格的高低,CPI涨幅高并不意味绝对价格高,反之亦然。例如,西宁猪肉价格由5元/公斤涨至9元/公斤,涨幅为80%;而格尔木猪肉价格由7元/公斤涨至10元/公斤,涨幅是42.9%,虽然西宁猪肉价格涨幅远高于格尔木,但绝对价格却是低于格尔木的。
另外,不同对比基期的价格指数用途是不同的。例如,环比指数是以上个月为基期,能够对短期内的突发性价格变动作出迅速反映,但易受季节性、节日性等因素的干扰;同比指数则以上年同期为基期,反映一个周期年的价格变动,受季节性、短期因素的影响较小,适用于对价格形势进行判断,但同比指数受上年翘尾因素的影响较大,容易造成错觉。
(3)CPI是一个平均数
在使用CPI时,既要看价格总水平的变化,也要看其内部不同类别价格的变动。总水平的上涨并不意味着所有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全面上涨,反之亦然。例如,2007年CPI快速上涨,主要是由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造成的,其他类别价格变动不是很大,水、电价格相对稳定。而食品类的上涨主要是由粮食、油脂、肉类价格上涨所致。因此当年CPI上涨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
另外,CPI并不是越低越好。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和结构快速转型时期,较低的CPI并不利于经济的增长。这是因为如果商品、服务价格不断走低,可能使企业效益下降,从而造成就业机会减少、居民收入下降、市场消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将陷入一种互相牵制的非良性循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