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工业生产是需要消耗电力的。一般来说,生产得越多,消耗的电力越多。然而有时我们可以从相关统计资料中发现,工业生产增速和用电量增速并不完全同步,主要原因如下:
(1)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工业内部各行业对电力需求的差异较大。轻工业等低耗能行业用电少,重化工业等高耗能行业用电多。这种行业用电结构性的差异导致工业生产与工业用电量增长不同步。在我国,当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高耗能行业生产较快时,工业用电量增长可能会快于工业生产增长;反之,当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长较慢时,工业用电量增长可能会慢于工业生产增长。
(2)产品结构的影响
生产不同的产品所需要的用电量也各不相同。如生产同一价值的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等高耗能产品所需的用电量就要高于烟草、电子等低耗能产品。
在产值相同的情况下,产品的单位电耗水平决定了用电量的多少。同时,在同一类产品中,虽然生产所需的用电量基本一致,但型号不同、规格不同,产品的价值也有较大差异。如生产一辆高级豪华轿车和一辆经济型轿车所需的用电量基本相同,但前者的价值数倍于后者,也会造成工业生产增速和用电量增速不一致。

(3)企业为确保正常生产,也存在不同能源产品的相互替代效应
在电力供应紧张时,不少企业选择柴油、煤炭等能源替代产品。这也使得工业生产保持正常增长,而用电量增长放缓。
除此之外,近年来,我国加大节能降耗的实施力度。随着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淘汰,落后生产设备的关闭,我国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设施、生产工艺更新换代,也直接促进了工业用电量的减少。